因为看到了Xuanwo大佬的文章,所以我也来写一下我是怎么用AI来开发的。
工具
VSCode Insider with Copilot,Codex,Claude Code,Kagi,AIPP
现在日常用的就是VSCode Insider,因为Copilot的新特性基本都是先在Insider版本试用的,所以如果要用到最好的Copilot就只能牺牲一点稳定性来使用Insider版本了。目前我的工作里有很大的部分是无法通过Vibe Coding来完成的,所以还是比较依赖编辑器里的代码补全,Copilot现在是用的GPT 4.1 来做的代码补全模型,智力和速度都是在线的,也有Next Edit Suggestions,很符合我的需求。Copilot Agent现在比过去的可用性提高了很多,比以前更能利用模型的能力,也加入了Todo、PlanMode 之类的辅助能力,也很少出现只读文件一部分的情况了,Apply的速度虽然说比不上Cursor,不过也算快了。而且Copilot订阅有网页端,在 https://github.com/copilot ,日常有一些问题可以在网页端直接询问,不需要别扭的在 VSCode 里来询问和代码不相干的事情了,我通常有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或者对Github上仓库的问题都会在网页端用Gemini 2.5 Pro来进行问答。Copilot网页端的Agents在我的测试看来基本不可用,模型不明但是估计是Sonnet 4.5之类的,效果奇差,不过会启动环境做验证,期待未来吧。(还有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我穷,Cursor现在的计费我要是放开了用会破产,Copilot高级请求用完之后,还有无限的4o和4.1使用,这点让我很安心)
然后就是Codex和Claude Code了,在Vibe一些小项目时Claude Code挺好,但是当项目大到一定程度或者问题达到一定难度后,Claude Code基本上就是帮倒忙了,这个时候GPT 5 High的智商优势就体现出来了,虽然一个任务大概率要跑十几到几十分钟,但是实实在在的能优雅的完成任务,所以我已经很少使用Claude Code了,基本换到了Codex。(我没有订阅这俩的官方服务,我是通过中转站来使用的,所以我只在需要使用的时候才会对这俩工具付费,这能节约很多钱。)
还有一个我觉得非常好用的工具就是Kagi(AI能力是需要付费的),搜索的非常精准,基本第一页就会出现我要的结果(保守的说法,其实一般第一条就是),在搜索引擎的能力加持下,它家的搜索Agent Ki就更强了,目前看只有GPT5 Pro的Search能够打打。Kagi在我做预研或者查解决方案的过程里,给了非常多的帮助。
AIPP是我自己写的开源ChatApp,别的ChatApp各有优势但也总有槽点,所以做一个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,我在中转和国内的厂商(Kimi、GLM、Deepseek)都有充值,用API来对一些问题提问。现在也只是刚把功能做好,还有很多Bug,不过我自己足够熟悉更新迭代的也会很快。
MCP
Context7,Jina,自己写的禅道、数据库MCP
Xuanwo大佬在9月的版本中认为“MCP is still a lie”,我倒是有不同的意见,MCP在简化上下文资源中有命令行和基础工具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Context7是一个用于查询文档的MCP,是我必备的MCP,大模型的知识跟不上导致API经常使用过时,甚至新的库直接就不知道怎么用,不使用Context7就得自己去查了然后告诉大模型或者模型就开始胡说。
Jina是我用来让AIPP搜索和联网的MCP,也有很多别的替代不过我最偏爱Jina这家公司。
禅道MCP是我在AIPP或者Copilot中能够快速的查看Bug情况,数据库MCP则是连接公司内部的开发库来快速的开发和改Bug,如果不使用MCP很难有更高效的方式让我放心的对禅道和数据库进行授权让AI调用。
感想
Xuanwo大佬提的感想大部分我都赞同,我说一些我自己的别的感想:
多模态能力其实对写代码挺重要的,尤其是前端,目前感觉最好的是Gemini 2.5 Pro,因为可以接受视频的输入,连动效都可以实现。
绝大部分人的绝大部分编程任务其实不需要模型多高的智力,只要能够描述清楚,Sonnet 4.5或者GPT5 Medium就足够了,国内的GML4.6、Kimi K2也是足够的。
模型的智力比承载工具重要多了,参考Cursor和Codex就明白,Sonnet的进步让Cursor异军突起,GPT5 High的能力让难用的Codex也能忍着用下去。
AI产品需要反复的去用,很多东西刚开始用的时候非常垃圾,但是随着产品和模型的演进,突然就非常好用了。
所有的产品都可以用AI来重写一次,但是产品里的基础能力还是不可或缺的,AI也只能是替代原有产品的使用者来自动调用这些基础能力,没法替代产品本身。
0 条评论